三元里战争中的小村庄
十八世纪七十年代,英国开始把大量输入中国。由于输入的急剧增加,中英两国的贸易地位完全改变。英国由原来的入超变为出超,中国却相反,造成白银大量外流。1820-1840年间,中国外流白银约在1亿两。由于大量输入而引起的白银不断外流,已开始扰乱清王朝的国库和货币的流通,使清朝的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。更为严重的是的泛滥极大地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,如任其发展下去,必将使中华民族面临灭亡的危险。如不采取制止措施,将要造成国家财源枯竭和军队瓦解。于是,清政府决定严禁入口。林则徐赴广州销烟。从道光十九年四月廿二至五月十日(1839年6月20日)当中,共销毁两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四斤。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。穿鼻之战后战争全面爆发。1841年三里元,一队英军进入三元里。
英国人在泥城﹑西村﹑萧冈抢掠烧杀,老惨了。就那老李全家10口人都被杀了。还有还有。坏消息很多,泥城﹑西村﹑萧冈等等,到处是人祸啊。
西村的团练已经集结了几十号人了,合作保卫家园。先把老人和孩子们送到山上躲几天。
5月29日,击退来犯小股英军,在三元古庙集合,相约以庙中“三星旗”作为指挥战斗的令旗。乡亲们为了家为了孩子们,旗进人进,旗退人退,打死无怨。
同时,爱国士绅何玉成等出面联络了附近103个乡的群众,会后准备共同战斗。第二天,三元村,南海﹑番禺等一共百余个村。一起围困永康台。我们且战且退,将敌军围在牛栏冈丘陵地带。
当时感觉是老天在帮忙,天空下起了小雨使得英军火枪受潮不能发射。我们冒雨反击,将英军分割包围,开始了肉搏,在追击过程中,将对方的一个连截至稻田中,经过激战消灭敌方30余人。英军派出两个连的兵力,前来增援。经过僵持敌方撤退至四方炮台。
5月30日清晨,三元里及各乡群众数千人聚集。因为没有足够的武器,我们只能带着简单的农具向四方炮台发起佯攻。英军司令卧乌古率领侵略军进行抵抗。在战斗中因为天气炎热,敌方多人不适应其后昏倒在地,几分钟内死去了。敌军乱了阵脚。按计划且战且退。三元村西村的乡亲们将敌军引致牛栏冈附近,这是埋伏四周的七八千武装农民猛冲出来,将敌人团团围困。就连妇女儿童也上阵助威,为战士们送饭。
这是以林福祥为首的五百余名水勇也闻声赶来,参加战斗。随着战事的扩大闻讯赶来的群众愈来愈多,敌军开枪射击,但在冲击下敌军被困。后他们兵分两路进行突围,从左右两翼包围英军后路。取得初步胜利。
5月31日,再次组织包围四方炮台。这是广州手工业工人以及附近州县如花县﹑增城﹑从化等地团练,群众也陆续赶来帮忙。到后来人数增至数万,讨论决定饿死地军。用土枪,土炮,锄头,镰,锹等,与地军作战。刀斧犁头在手皆成武器,儿童妇女喊声亦助兵威。敌军不敢再战。在这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又出现了意外。这是在这种情况下敌而威胁官府,扬言要毁约攻城。甚至是要屠城
这时奕山等闻讯恐慌,急忙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,安抚英军。后又率番禺﹑南海两县令向团练中的士绅施加压力。
在政府的压力下士绅潜避,不敢再正面出面。所以团练逐渐散去。敌军撤出。撤出虎门时敌军发出告示,恐吓中国人民说后勿再犯。
最后只能发出《申谕英夷告示》,警告敌军“不用官兵,不用国帑,自己出力,杀尽尔等猪狗,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!